1、废气防治措施 项目配料、产品包装在密闭手套箱内进行,同时通入氩气保护下,以防止钙粉和产品氧化,还原、精馏、产品收集均在真空状态下完成,不会有废气产生。项目废气均为无组织排放,包括原料拆包投料粉尘、干燥废气、清理废气及污水处理站中和无组织排放的HCl等。 建设单位通过加强生产车间通风,进行连续生产,采用密闭转移物料等措施,加强设备和管道密封,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,对物料输送管道定期检修,杜绝跑、冒、滴、漏,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;在厂区及生产车间周围进行绿化等措施,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。在采取相应措施后,厂界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可满足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16297—1996)表2周界外最高浓度限值要求,HCl可满足《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31573—2015)表5厂界最高浓度限值要求。 2、废水防治措施 本项目设备清洗废水、分析化验室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(采用pH调节+0.5t/h蒸发处理),Ni、Pb、Tl等重金属污染物达到《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31573—2015)表1限值要求;地面清洗废水采用混凝沉淀处理;初期雨水采用沉淀处理(如不能达标再采用膜浓缩+蒸发处理);生活污水、纯水制备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;上述废水经预处理达到《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31573—2015)表1间接排放标准及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,一并排入金溪县城西高新片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,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918—2002)一级A标准。 3、噪声防治措施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,合理平面布置,将高噪声设备安置于室内,采用消声、减震和使用隔声罩等措施降低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,厂界噪声可满足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12348—2008)3类标准要求。 4、固废处置措施 危险废物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;一般固废由厂家回收综合利用。项目拟在厂区内设置1座危险废物暂存库(面积约20m2,贮存容量为40吨),可满足全厂60日产生危险废物的贮存要求,危废暂存库按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8597—2023)要求设计设计、建造和管理,并按《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》(HJ1276—2022)要求规范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。项目拟在厂区内设置1座一般固废暂存库(面积约20m2,贮存容量为40吨),一般固废暂存库按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8599—2020)要求设计、建造和管理。 5、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为防止建设项目废水、物料下渗对地下水和厂区土壤造成污染,项目原料、产品、固废均存放于车间内,不设置露天堆场;废水收集、输送应采用明渠明管;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,生产区进行地面硬化,对重点防渗区(各生产车间、产品仓库、危废仓库、污水处理站)及废水收集、输送、排放系统进行防腐防渗处理。采取以上措施后,可有效防止物料及污水渗漏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。加强管理和周边区域地下水监控,在项目厂址及厂外上下游温源全家、营坊熊家等共设置3处地下水监控井,在生产车间、危废仓库附近分别设置1个表层土壤监测点。一旦出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,应立刻查找渗漏源,并采取有效补漏措施,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。 6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建设单位拟设置1座460m3的事故应急池和1座400m3******消防尾水,防止污染水(液)直排。事故废水收集池设为地下式(可视化),便于废水自流入,日常处于空置状态;初期雨水池设置自动切换装阀,初期雨水池定期清掏污泥。污染治理设施应与生产装置连锁,并设置备用风机和水泵,设备损坏和污染治理措施失效时立即停产,及时抢修。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,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。一旦发生事故,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并进行隔离,通过切断火源和物料来源、启动应急设施,防止事故灾害扩大。 项目落实三级环境风险防控体系,一级防控措施将污染物控制在涉及仓库和生产装置周边设置地沟等;二级防控措施将污染物控制在事故池、污水处理站等;三级防控措施为园区配套风险防控措施,城西工业污水处理厂已设置1600m3应急事故池(已预留用地,后期扩容后,调节池+事故池有效容积可达10024m3),同时默锐环保已设置1500m3应急事故池(远期规划至6000m3******委员会、周边群众及下游饮用水取水单位。 |